OBJ_BUCH-928-001.book Page 97 Wednesday, January 21, 2009 1:21 PM
正式操作
避免強烈沖撞測量儀器或讓測量儀器掉落地面。 如果
測量儀器受到強烈的外來沖擊, 必須在繼續工作之前
先檢查儀器的精度 (參考 " 檢查瞄準軸 ( 參考插圖
K–L)") 。
架起儀器和執行基本設定
指示﹕ 首度使用水準測量儀器之前,必須參照指示 " 檢查
瞄準軸 ( 參考插圖 K–L)" 檢查儀器。
先豎起三腳架,並使用三腳架螺絲固定好水準測量儀器。
利用三腳架的架腳來調整三腳架, 使用地腳螺栓 11 來校
正水準測量儀器的位置。 必須把圓水準儀 13 的氣泡移動
到內圈中。
擰轉地腳螺栓 (A 和 B) 11,以便將氣泡移動到 A 和 B
之間。 (參考插圖 A)
接著再擰轉地腳螺栓 (C) 11,至氣泡移動到中央為止。
(參考插圖 B)
聚焦
把水準測量儀器移動到亮的背景前面, 或者把一張白色的
紙放在鏡頭 9 前面 。 接著再轉動目鏡 5 至能夠清楚地看見
十字交叉線段為止。 (參考插圖 C)
使用粗瞄準器 8 讓水準測量儀器對準水準尺, 擰轉聚焦調
整鈕 6 至能夠清楚地看見刻度面為止。 (參考插圖 D)
讀水準尺
指示﹕ 我們建議在工作結束前必須執行控制測量來檢查測
量的結果。 進行控制測量時,要把儀器移動到距離原來的
放置位置約 15 米遠處。
再度瞄準之前測量過的幾個點。 這次的新讀數應該和第一
次的讀數一致。
如果結果不如預期, 必須參照指示 " 檢查瞄準軸 ( 參考插
圖 K–L)" 再度檢查儀器。 必要時得重新調整劃線板 (參
考 " 校正劃線板 ( 參考插圖 M)") , 或者向博世電動工具
公司授權的顧客服務處求助。
讀取高度
讀取瞄準線的高度。 例如在圖 E 上的高度是 1,195 米。
1 609 929 T52 • 21.1.09
測量距離
先寫下上端記號線的高度和下端記號線的高度。 注意, 必
須筆直地豎立好水準尺。 以圖 E 為例,上端記號線位在
1,352 米處, 下端記號線位在 1,038 米處。 把以上這兩個
讀數的差距乘 100, 便可以得到實際的距離 " 儀器到水準
尺 "。 (1,352 米
–
1,038 米 ) x 100 = 31,41 米。
測量角度 (參考插圖 F)
使用交叉線瞄準 A 點。 調整 刻度盤 2 讓刻度盤上的 0 度
和記號 3 對齊。 接著再瞄準點 B 並寫下記號 3 上的角度。
校正
指示﹕ 雖然所有的水準測量儀器在出廠之前都經過嚴格的
檢測, 並且做好設定。 但是本公司還是建議您不定時檢查
圓水準儀 13 和劃線板的設定。
脹縮件 / 脹縮件 - 搬運保險裝置
工作前先檢查脹縮件是否運作正常。 先按下脹縮件 - 搬運
保險裝置 4, 再松開保險裝置便可以釋放脹縮件。
測量並記下脹縮件膨脹後的高度。 重復上述的動作, 並再
度記錄脹縮件膨脹後的高度。 前后兩次所記錄的高度必須
一致。
校正水平儀 ( 參考插圖 G
–
J)
使用地腳螺栓 11 校準好圓水準儀 13。 接著把水準測量儀
器翻轉 180 度。 此時圓水準儀 13 上的氣泡必須仍然位在
內圈中。 如果氣泡的位置改變了, 便要重新校準水平儀。
擰轉地腳螺栓 11, 讓氣泡位在出發點和中心點之間。 擰
轉兩個調整螺絲 14, 讓氣泡正確地位在中心位置上。
將水準測量儀器翻轉 180 度。 如果校正的過程無誤, 氣
泡應該仍然位在中心的位置。 此時如果氣泡偏離中心位
置, 那麼請您再度重復整個校正過程。
檢查瞄準軸 ( 參考插圖 K–L)
選擇兩個固定點 A 和 B, 它們的距離必須在 30 到 50 米
之間。 在兩個固定點上各擺好水準尺。 把水準測量儀器放
在兩個固定點的中央, 並進行基本的校準工作。 從兩個水
準尺上讀取高度。 將 A 點的高度定為 a1, B 點的高度定
為 b1。 兩個點的距離 (a1
b1) 為 H。
–
移動水準測量儀器 , 把它架設在距離 A 點約 1 到 2 米處 。
再度校正好水平儀。 讀取 A 點和 B 點的高度。 把讀取的
值分別定為 a2 和 b2。
如果運算值 a1
b2 = H 相等 (最多 3 毫米差
–
–
b1 = a2
距) , 代表劃線板的校準是正確的。 如果運算所得不相
等, 必須重新進行校準的工作。
中文 | 97